汪淑蓮,女,今年65歲,家住鹽池縣花馬池鎮高利烏素村王記溝村,過去的王記溝村自然環境惡劣,地質沙化,植被稀少,全村婦女文盲率高達60%,是名副其實的貧困村。
2000年初夏,小額信貸項目在王記溝村開始實施。起初,鄉干部以及村民都認為選錯了地方,認為在王記溝辦成這項目不可能。但汪淑蓮從中看到了改變命運的機會,抱定決心嘗試一下。要得到貸款必須要成立一個組織,選出一個負責人。于是汪淑蓮在大家的再三推薦下,被選為村里小額信貸組織的大組長,她也申請了小額信貸貸款。而參加小額信貸的目的不僅僅是為得到一筆貸款,她更想通過這個機會,將村中婦女帶動起來,改變婦女貧困狀況,走共同富裕的路子。
一年后,她著手辦起了石膏廠,通過雇用自己村的勞力,增加村民的收入。由于雇工都是該村婦女,不僅解決了婦女就業問題,增加了家庭收入,讓婦女們有錢去擴大養殖規模,去多掙錢,更提高了婦女地位,改變了村子的落后面貌。經過幾年擴建、發展,汪淑蓮的石膏加工廠固定資產有60萬元,身價過百萬,歷經20年發展的她已成為十里八村遠近聞名的致富能手。
2005年,經全體村民選舉,她又擔任了村里的村長,曾經只是想帶領姐妹們干的她,擔起了領導全村的重擔。自上任以來,她積極地向縣各個部門多方面爭取項目,帶領大家修村道2公里、開發水澆地200畝,同時還實施了一系列諸如林草種植、打井、打窖等項目,并制定了相應的管理制度,村子的建設正按著村民制定和規劃的藍圖,一步一步地完成,村民們找回了自尊自信,也找回了希望。
鹽池貸款婦女汪淑蓮在法國巴黎領取“2010全球社會影響獎” 2010年12月
截至今年9月底,鹽池縣已累計發放扶貧微貸款1.27億元,累計支持農戶1.36萬戶,戶均貸款額1.3萬元,農戶年均增收達5000元以上。為近1.4萬戶貧困農民特別是農村婦女提供了無需抵押、手續便捷的小額擔保貸款,帶動農村生產發展和農民增收,有效破解了縣域經濟發展中突出的貸款難等問題。20年過去由于還款及時,汪淑蓮貸款額度授信已由起初1000元增加至現在的5萬元,這在十幾年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汪淑蓮的脫貧致富,得益于鹽池縣開展的扶貧微貸項目。始于1996年的扶貧微貸項目旨在支持小微企業和農戶融資發展,通過自治區金融辦協調國家開發銀行寧夏分行等進行金融支持,這個項目已發展成為全國公益性小額信貸機構中第一家獲批的、公益資本控股的信貸機構――寧夏惠民小額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
據惠民信貸董事長龍治普介紹,扶貧微貸以農村婦女為主要貸款對象,支持她們發展養殖業等經營性創收項目。按額度不同,扶貧貸款分為2000元到50000元不等的基礎貸款、發展性貸款和微小企業貸款。貸款以農戶聯保信用為基礎,無需抵押,手續便捷。通過貸款創業實現脫貧致富,使農村貧困婦女的經濟和社會地位得到明顯提升。2005年以來,當地有18名婦女先后獲得了“全球微型創業獎”。
汪淑蓮榮獲2010法國全球社會影響獎
目前,寧夏東方惠民小額貸款公司業務已覆蓋寧夏鹽池、同心、紅寺堡、海原等8縣區的70個鄉鎮1288個村,信貸余額近4.2億元,有效客戶數20894戶,其中農村婦女客戶占97%。
如今,村里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利用小額信貸,村里修了小壩,修了道路,改造了電網。家家蓋起了新瓦房,安裝了電視、電話,道路暢通,村貌整潔,文化生活豐富。鄰里團結友愛、互幫互助。以小額信貸項目為紐帶,把全村貧困、落后的婦女有效地組織起來,參與到社區的各種活動之中,村民們找到了發展方向。由于每戶都按時還款,王記溝村洗涮了多年來一直被人稱作“三棱子”村的污點。金融扶貧的好政策讓汪淑蓮及村民早日過上了富裕的日子。
2004年汪淑蓮被鹽池縣婦聯評為“雙學雙比科技致富女能手”;2007年獲得“中國銀行業協會(花旗資助)微型創業獎”共同致富特別獎;2010年,獲得全球小額信貸微型企業家年度社會影響獎的汪淑蓮走出山溝,受邀前往法國盧浮宮參加了頒獎典禮。成為金融扶貧政策下農民脫貧致富的典型代表及寧夏老百姓生活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歷史見證人。
|